抖圈

标题: 【中秋集福】湖北中秋节习俗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小说男主    时间: 2025-9-26 19:41
标题: 【中秋集福】湖北中秋节习俗
湖北中秋,月圆人圆习俗多

天上月圆,人间饼圆,湖北人的中秋,在古老习俗中寄托着对团圆的深切期盼。

“万里无云镜九州,最团圆夜是中秋。” 在湖北,中秋不仅是赏月之日,更是团圆之节。十堰地区有节前接姑娘回娘家的习俗,农历八月十二、十三,家家户户接女儿归来,待到十五之夜,已出嫁的姑娘与娘家人围坐一堂,共尝月饼,同赏明月。

武汉人则讲究吃月饼时必配热茶,这样“越吃越有味”,还能助消化。传统的武汉老月饼为苏式,大的直径可达30厘米,以五仁为馅,伴以糖腌肥肉膘和冬瓜糖,风味独特。

---

01 拜月祭月:女性主导的仪式

在湖北各地,拜月是中秋夜的重要活动。清代叶调元《汉口竹枝词》记载:“中秋云是闺人节,瓜果中庭礼月华”。

拜月乃妇女专属活动,有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之说。中秋之夜,家家户户在庭院设香案,摆放月饼、石榴、糖果等圆形供品,其数宜双,寓意“年丰”、“团圆”、“好事成双”。

妇女们拈香对月作揖,默祷心中愿望,或祈求姻缘美满,或祝愿亲人安康。如有亲人远游在外,则会特意留下一份月饼,以示思念之情。

02 摸秋送瓜:古老的求子习俗

湖北多地曾盛行“摸秋”与“送瓜”习俗,寓意子孙绵延。武汉过去有“中秋中秋,送子摸秋”之说。

妇女婚后不育,其家人便趁中秋月夜到别人家瓜园“摸”瓜果,园主明知却不责怪。摸到南瓜兆生男,摸到葫芦兆生女。

更有正式的“送瓜”礼仪:由小男孩怀抱南瓜,亲友们敲锣打鼓送至盼子之家,取“瓜瓞绵绵”之兆。受瓜人家盛情款待,如同操办喜事。

在鄂西来凤土家族,“摸秋”被称为“送子”仪式。亲邻在中秋夜悄悄去冬瓜园摘瓜,裹于襁褓中送至无生育夫妇床上,寓意瓜瓞连绵。

03 踏月游百病:月下的健康祈愿

中秋夜湖北女子盛行“踏月”活动,也称“游百病”。清代《中秋夜汉口竹枝词》描绘:“游女如云汉水偎,衣香人影故徘徊”。

妇女们相信中秋夜踏月而行可保佑家人一年身体健康,消除百病。武昌女子还有中秋游黄鹤楼的习俗,登高赏月,俯瞰三镇,别有一番意境。

十堰地区流传着“走月亮”的民谣:“月亮走,我也走,我给月亮挎背篓,出东门翻山沟,一直走到老河口。”少女们借踏月之机与心上人约会,少妇则结伴走村串巷,在月下唱歌、讲故事。

04 美食与共:舌尖上的中秋

湖北各地的中秋美食颇具特色。十堰地区有“尝新”习俗,因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稻子成熟时刻,家家户户品尝新收获的大米做成的米饭。

襄阳人过中秋吃东西讲究圆形,如芋头、柿子、鸡蛋等,寓意团团圆圆。鄂西北地区中秋节必喝伏子酒,这种用新糯米酿造的甜酒,是母亲们传承的手艺,寓意生活甘甜美满。

在十堰,过去经济条件差的人家,自制“土月饼”就是白面里包上糖,形状像满月即可。虽然简单,却饱含了对团圆的美好祝愿。

---

在襄阳,中秋之夜有喝伏子酒的习俗,这种用新糯米酿造的甜酒,是母亲们传承的手艺。全家人围坐小院,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,品尝着软糯的芋头和通红的干枣,“绿蚁新醅酒”的诗意便在这月圆之夜弥漫开来。

那些流传在荆楚大地的中秋习俗,如今虽部分已渐行渐远,但拜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团圆宴等核心元素依然传承不息。

作者: 佛魔同心并肩而行    时间: 2025-9-26 22:38
可以的
作者: 佛魔同心并肩而行    时间: 2025-9-26 22:38
还有几天




欢迎光临 抖圈 (https://cece008.com/)